马克思主义学院

搜索

首页> 工作动态 > 学院快讯

思政课教师在线收看艺术名家与思政教师面对面讲坛

发布时间:2020-06-16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学院)

6月14日下午15:00,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举办的“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活动(第一期)。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教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老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老师、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熊晓琳教授。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艺术家们就艺术教育中的思政教学经验与大家展开了交流。范迪安教授以《艺术院校思政课要坚持以美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为题,强调艺术院校的思政课要将中国传统文艺和革命文艺的内容结合起来,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注重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王黎光教授以《音乐创造中的初心和使命》为题,认为思政课教学和艺术创作一样,必须具有亲和力,艺术创造者须有“三灵”,即灵性、灵气、灵魂,思政课教师也应具有“三灵”,方能够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濮存昕老师以《戏剧中的家国情怀》为题,以深沉的语言告慰大家,思政课不能被轻视,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冯远征老师以《戏剧的魅力·戏剧的力量》为题,强调艺术教育要从思想上、政治上教会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宋飞教授以《胡琴演奏教学中的爱国情怀》为题,认为音乐就是民族的符号,艺术的教育与思政教育共情、共通、共融,把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让95后的学生们从艺术表演中了解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呐喊。
  
第二阶段是熊晓琳教授就艺术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经验和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熊晓琳教授以《如何将艺术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为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一是思政课的地位和要求;二是音乐作品的实质;三是思政课教学中音乐选择的建议和考量。熊教授认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中的艺术元素,她以《音乐作品中的家国情怀》这门课程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艺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美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让思政课充满感染力和创造力。
  
本次线上学习,老师们受益匪浅,思政课教师将进一步探索把美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的有效路径,整合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撰稿人:脱亚琴

 

上一条: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开班仪式及系列讲座之一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红色故事讲解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