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搜索

首页> 红色匠心 > 观习经典

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之旅”实践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2019-06-04

2019516日,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红色之旅”实践教学活动。一天的实践,让我感觉经历了许多事情,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刻骨铭心,永世难忘,而且时间过得越久,印象就愈加深刻。经过的那些革命纪念地时,我们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动人的故事,重温了峥嵘的革命岁月,收获甚多。

我们实践的第一站是烈士墓。早上6:30我们集中在学院孔子像前进行点名和物资分配,留下此行的第一张集体照,也作为本次“红色之旅”的开端。大巴分为两辆,我和好朋友一起被分到了小巴车里,同行的老师也有两位,在车上的时间也没闲着,两位老师先是组织了革命歌曲合唱环节,所以我们很快就到达了此行目的地:烈士英魂永恒的地方——歌乐山。看着英雄牺牲的地方,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和感悟,望着最高处革命先烈的雕像,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重庆歌乐山,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然而,六十多年前,这里却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链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妇女甚至是小孩都遭到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折磨和屠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里的一切。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烈士墓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接受革命信念的洗礼。

接着,我们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来到白公馆,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大头身细、面黄肌瘦的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他在敌人的监狱中长大,经受着非人虐待、折磨,但他仍坚强成长,帮助大人做秘密传递情报工作,最终在他八岁那年遇害。辗转又是几里路,我们来到了渣滓洞,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肃杀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碉堡、暗哨、铁丝网,园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湿、阴冷,仅三米见方的小屋。每个房间住十人左右,房中唯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看到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眼前浮现出的是江姐(江竹筠)等革命志士宁愿把牢底坐穿的视死如归的面容。进入渣滓洞我们每一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解决完午餐,我们前往最后一个实践地——红岩魂陈列馆和红岩村。在这里,学习了红岩精神,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红岩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共产党人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思想上敬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密切依靠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这就是我对红岩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

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活动行程,坐在返程的大巴车上,我陷入了沉思。现在的我们肩上的担子究竟有多重?我们不仅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牢记历史的教训和烈士们的期盼。我们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并在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上实现个人梦。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难得的实践机会,让我们懂得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明确自己肩膀上的使命和责任。

                                                            

                                                                 18数媒0031班杨佩瑶

 

上一条:红色之旅感想

下一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之旅”实践教学活动心得体会